教师若希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应重视教案的提前编写和设计,很多教师发现,提前写教案能减少课堂上的突发状况,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六上校本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六上校本教案篇1
教学目标:了解波尔多液发现、成份及作用机理
教学重点:波尔多液的配制及作用机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阅读教材,组织学生讨论,思考以下问题:
一、波尔多液的成分?
波尔多液是一种广谱无机杀菌剂,用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二、波尔多液制备方法?
分为生石灰少量式、半量式、等量式、多量式、倍量式、三倍式。
三、波尔多液的作用机理?
它是一种非内吸型保护性无机杀菌剂,,喷洒药液后在植物体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药膜,该膜不溶于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树体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铜离子逐渐增加而起杀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四、波尔多液的特点?
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
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效果最好,连续喷洒2~4次即可控制病害。发病时间越长,施用效果也越差。作物的花期、早晨露水未干、天气阴湿、多雾天喷施后易产生药害,喷施后遇大雨,应在天晴后补喷。在温度超过30℃的晴天中午也应避免施用。喷波尔多液15天后才能喷石硫合剂,并且不能与其它农药混用,在果实采收前20天停止使用,以免污染果面造成果锈。
活动二:
1、组织学生参观果园,指导学生配制波尔多液并给果树施药。
2、写出硫酸铜与熟石灰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波尔多液的发现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六上校本教案篇2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六上校本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归因的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归因,树立自信。
教学过程:
引??
如果你最喜欢的电影演员演了一部非常糟的电影。你会怎么解释呢?有几种可能的理由,例如:也许他那阵子身体状况不佳,也许他家里突然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也许他因为搭档太差劲,而不能发挥如意。也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并不高明的演员。他以前的成名全是偶然。如果你选择了前三个之类的非赏演技的原因,你还会喜欢那个演员,如果是最后一个归因,你肯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他了。
换一个主人公,你有一次考得特别好,你又会怎么解释?碰的?还是你那天心情特别好,意外?还是你终于考出了真实的水平了?如果你把考好的原因归为前两因类,则你不会更从地对自己有信心,对运气一类的,你会因此
对自己更有信心。
这两例都说明了同一行为不同归因的不同效应。
我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会寻找自己和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就叫“归因”。奥地利的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归因理论”。提问:你们对这次月考满意吗?那么你们是如何归因的`?是稀里糊涂地让它过去,还是真正地学会吃一堑长一智呢?其实,我认为:输或赢都要明明白白,只有明白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你才能有的放矢。现在,我请大家写下你们这次考试失败或者成功,原因是什么?
将认为自己失败的与认为自己成功的分开。根据反馈来分析,向学生解释正确归因的方法。能力、努力、运气和任务难易是分析学习或工作成败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有自信心的人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强,而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努力。认为自己要努力程度到了自己必定成功。相反,缺乏信心的人,常把成功的原因的归为运气好,任务容易、自己无法决定的外部因素,而把失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差甚至无能。(积极归因:当失败时,要告诉自己“这次失败是因为我的努力不足,我的能力是足够的,只要我努力了,无论下次任务有多难,我都可以战胜困难”)
指导学生阅读林肯的故事,并在每次失败中找出可能的原因。
讨论两个问题:
1、最终是什么原因导致主人公最终坚持不懈?
2、揭示主人公就是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这时,你会怎么归因?
分享:故事《沉香与木炭》
引导: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调整自己的归因倾向,学会积极归因,走向成功。
六上校本教案篇4
[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活动教案——--民间故事活动目的:
1、 理解民间故事所蕴涵的意义。
2、 收集民间故事一两篇。
3、 掌握讲故事的技巧。美术校本课程教案活动教案——民间故事
4、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文化。
活动准备:美术校本课程教案活动教案——民间故事
美术校本课程教案,学生用一周时间收集民间故事一两篇。
课时安排:美术校本课程教案活动教案——民间故事
2课时
活动步骤;
1、 理解民间故事蕴涵的意义。
2、 学生收集民间故事两篇以上。
3、 故事交流。
第一课时
傻丈夫,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下面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啼笑皆非,它却蕴涵着很深的意义。
老师(或学生支持人)讲故事。同时用多媒体打出故事内容,并且播放街头流行曲《你话我傻》。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读了这个民间故事,你觉得故事里的'人物怎么样?这个故事仅仅是给人当作笑料吗?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分组阅读、欣赏、讨论。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好,现在请每组推荐一两个代表谈谈你们讨论的结果。
小组代表发表意见。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组的意见……(小结)。
老师:我们加田有很多民间故事,大家听到过的有那些,和同学们讲讲。
学生互讲故事。
老师:大家回去之后每人收集一两篇的民间故事,注意要写上收集故事的时间、地点,还要写上讲故事人的姓名。下周的《民间文化》课交流。
第二课时
民间故事交流,美术校本课程教案
老师(或学生主持人):大家先分组交流、阅读、欣赏、讨论。各组推荐一两篇你们认为好的故事在全班交流,并且说说它蕴涵的道理。在讲故事时要注意口气和表情。
学生分组交流、阅读、欣赏、讨论。
小组推荐,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大家评价。
六上校本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广泛。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一、介绍入则孝
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二、帮助学生理解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君子闻过则喜,小人闻过则怒。)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清:凉的意思省:察看、检查(内省)。(反:同返)
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易解: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应该尽力去准备,父母所厌恶的事物,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含自己的坏习惯)。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当父母亲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是很容易的事;当父母亲不喜欢我们,或者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够自己反省检点,体会父母的心意,努力改过并且做得更好,这种孝顺的行为最是难能可贵。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易解: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期间(古礼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请参考地藏经,孝子应如何给往生者修福)。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为了面子铺张浪费,才是真孝顺。古人做什么事情就有什么事情的礼节。比如:有家人去世了,就要办丧礼。服丧的人不能穿红色的衣服,要佩带黑色的(有的地方带白色的)孝带。不能言谈嬉笑打闹,如果你做了,别人会认为你是不孝之子,不懂规矩。拜祭先人要诚心诚意,不能走过场,做样子给别人看。即使是父母去世了,也要象他们在世时一样,诚心尽意的去祭拜他们。(论语: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总结:在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孝顺父母应该做到的一些事情。从小的时候,听从父母的教诲,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多操心。要当好父母的'帮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长大后,要用心体贴父母的衣食住行,父母喜好什么?做子女的要记在心里,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我们要尽量克服掉。无论做什么事情时刻想到,父母的感受会怎么样?这样就不会做出让父母、伤心丢脸的事了!当父母有缺点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也要耐心的去帮助他们,但要讲求方法,不要伤害他们。父母有病痛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学习古人"昼夜侍、不离床"的精神,尽心尽力的去服侍他们,让他们感到我们做子女的这一片孝心。当父母不在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后悔,他们在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他们。即使自己的父母离开我们了,我们也要时时想念着他们,当他们还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样你就做到了孝行。
三、注意事项:当我们学到了丧礼后,看到有人戴孝的时候,不要去问人家这是什么?以免让人家伤心,要用心体贴别人的心情,学会分担别人的忧愁!
四、作业: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的?用心体会父母的恩德,那我们怎样来报答父母的恩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语文六上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