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作文是能培养我们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方式,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高考满分800作文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1
踏入四四方方的北京城,您可能会问,北京的符号是什么——鸟巢,天安门还是四合院?对于我而言,北京的符号就是我爷爷做的那一串糖葫芦,在晶莹剔透的糖衣上咬一口,那京城的历史文化便都随那酸甜流入口中。
天空刚揭开黑色的罩子,露出混沌的一角青灰,我便听到爷爷的脚步在门外踢踏作响。我从棉被中挣扎起来,换上衣裳,推开“吱呀呀”的老木门,踏着青石砖穿过游廊。
一入庭院,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株白里透红的海棠树,在朝露中更显婀娜。再一探头,果然,就瞧见爷爷架起口大锅,周围雾气氤氲在寂静的清晨中。锅里“咕嘟咕嘟”地水泡涌起,在爷爷倒下砂糖中粘稠、浓郁起来。不一会,连海棠花瓣上都能黏上甘甜的滋味。
爷爷做冰糖葫芦,很是有一套秘诀。“我这做糖葫芦的手艺啊,是研究了一辈子的,没有咱北京的胡同和民俗文化啊,这糖葫芦还真没味儿。”他一定要用挑当季最好的山楂,个儿大,核小,颜色红彤彤,哪怕比同行多花十倍的成本价,他也要保证山寨做出来口感细腻,味道酸甜适中。他要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单薄的身躯在凄寒的晨雾中,守着大铁锅熬糖,数着一大袋糖下了锅,扶着勺左三圈右三圈地搅拌。而且他老人家有原则,过了下午五点钟的糖葫芦,对方出天价他也不卖,说是不新鲜不好吃了,不能受亏心钱。
说起我爷爷做的冰糖葫芦,整个胡同斜街的人都要竖大拇指,他们时常说,你爷爷的冰糖葫芦才应该是北京的符号。
爷爷见我进来,招呼我来搭把手。我便把走向那铺满了山楂串的凉席,拿起三串到铁锅前,爷爷便小心地挖起一勺糖浆,在微弱的晨光下眯缝着眼,看那泛黄的糖浆欲坠不落地挂在勺子上,闪着甜蜜的光。爷爷布满皱纹的嘴角便扬起一个笑容,像小孩一样开心地哼起京剧里的唱段,一边将糖葫芦浸没在糖液中,再拿出来,在空气中那粘稠便坚硬起来。他再眯缝起眼,将没有完全裹上糖衣的糖葫芦淋满甜蜜的糖水。直到确保每串鲜红的糖葫芦都裹上层琉璃般的外衣,他才推上自己的三轮车,绕过老旧的影壁,打开锈迹斑斑的铁锁,嘴里唱着京剧《穆桂英挂帅》的片段,投入了已经苏醒的老北京胡同的拥抱。
我一口咬下冰糖葫芦,糖壳与酥里带棉的山楂在味蕾上跳舞,咽下肚,还觉得回味无穷,仿佛把北京那千百年的民间历史文化都细细咀嚼了一番。邻居李大妈卖包子的吆喝声响亮地跑遍整个胡同,热腾腾的白面包子被她塞到手中,一口咬下去,只觉得不尽的温暖。宅门一个个都打开了,而阳光也透过青砖绿瓦,斜撒进这条充满人情与生活气息的胡同巷子。
爷爷骑着载满冰糖葫芦的三轮车,将那一串串耗尽他心血的糖葫芦——北京的符号,传递到每个大街小巷。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2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
成熟,是一个美丽的字眼。对于处在青春期的我们。对成熟的渴望之情就跟农民对丰收的渴望之情一模一样。然而,对于成熟,我们又能领悟多少呢?
其实,成熟是一种心境。如果说生理上的成熟是秋天的金色,那心理上的成熟便是果实的芬芳。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而我们常说的成熟,便是这种内在的成熟。
作家池莉曾写道:“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果我们真正地对生活、对人生的本质领悟到了第三重境界,那我们才能算得上成熟。但事实上,在我们这些青年人中间,大多数认为自己很成熟的人,却处在第二重境界。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些看法,便认为自己成熟了,其实这与成熟还差得很远。成熟就像品茶,喝第一口是那的苦且涩,等喝到第二口、第三口时,就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从苦涩的后面生出,这就是成熟。
成熟最基本的含义是自立。一个饭不会做,衣不会洗,自己的起居都照顾不了的人,整天将成熟挂在嘴边,那就像井底之蛙大侃天鹅肉有多鲜美一样。自己的事情都做不了,却整天说自己很成熟,这真是让人无法恭维。成熟还必须拥有一种宽阔的胸怀,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人对事不斤斤计较,以博大的胸襟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所必须具有的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负责任。成熟者应该具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做人原则。那么他就必须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负责,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成熟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做一个成熟的人,还必须具有对事业、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英国作家柯蒂斯曾说:“拥护一项非凡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这就是我对那些追求不朽之名的年轻人的忠告。”人生的成败,关键是事业的成败。挪威有句谚语:“人的灵魂在他的事业上。”我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为自己的伟大事业轰轰烈烈地拼搏一次,你会发现自己成熟了许多。但如果在这大好光阴下,整天大呼“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那你只会变得更加幼稚。
成熟不是学成年人的模样,吞云吐雾,猜拳行令,带着世故和圆滑,整天作沉思状。也不是偶遇一两次挫折,就大彻大悟,看透了一切。更不是以凝重的口吻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人生经验,哀叹人生的艰难,路途的坎坷。在成熟者眼中,这些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 吟。这种成熟下面掩盖的是幼稚,是空虚。真正的成熟是自然的潇洒。
某乡党委书记在其他人不肯多待的穷乡僻壤干了八年,将其建设为美丽乡村。面对山水,他感慨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一语中的,风景随心。
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就是风景随心的道理?某个人、某些事不见得多么美好,只因你的心在那里,那里便成为你眼里最美好的风景。美国摄影师安德烈一直希望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能在美国纪录片频道播出,对摄影师而言,那是不可磨灭的骄傲。他努力了很多年,妻子陪伴他很多年,但他一直都没有成功。其间他闲来无事,会随手拍几张妻子的照片。后来他将这些照片展出,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些照片,有妻子在洗碗,有妻子晒衣。安德烈最喜爱的一张,是一个阴雨天,妻子目送儿女离家上学后,坐在桌边看书,她将长发挽起,安静的侧脸美得不可思议。安德烈在接受采访时说:“或许我更该观察身边,现在我的心只在家人身上”。风景随心,心停留在家里,最美的风景就在家里。
普通人觉得恐怖的热带雨林,在冒险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的眼里,有着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戈壁滩上不华丽的白杨,在茅盾眼里是最美的风景。人们不爱这些景色,只因心不在那儿,若心在那儿,那儿的佳景便无可比拟。
居里夫人的心在实验室,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射线绘制的云空图是她眼中最美的景色;球迷们的心在场上,球飞出时的轨迹是他们眼中最美的风景;雷杜德的心在玫瑰花上,画纸上的玫瑰花是他眼中最美的风景。风景随心,都说江南美景太美,可江南美景是构造上能有多美?究其原因,怕还是余秋雨在名篇《江南小镇》中提到的:“江南不仅是江南,还是许多人梦境的发生地。”人们将想象,将心放在江南,于是有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山水画一般的美江南。
心的所在地,就是风景的所在地。
卞之琳在《断章》中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的人的心在桥上人身上,桥上人成了楼上人眼里的风景,就像张充和是卞之琳眼里的风景一样,风景随心。
每个人有在着不一样的理想。理想像一台明亮的台灯,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像一缕耀眼的阳光,给了我温暖的怀抱;像一朵灿烂的花朵,给了我清新的世界。其实每个人的理想都很重要。
每一个人的理想不同。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我的理想是一名烘焙师。
青春的范儿是什么,青春可以是一切,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篇文章,那么最美的青春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初开的青春就像那骄阳下的玫瑰,娇艳欲滴;成长的青春就如同那雷雨下的芳草,坚韧无畏;枯萎的青春就像那微风下的柳枝,安逸无思。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喜欢在阳光下许下自己的梦想;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崇拜在人群中挥舞闪光的焦点;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愿意在泥泞中追寻不变的坚持。
我知道你和我一样,一样的骄傲,一样的自尊。
因为我们有着一样的青春,蓬勃的不言放弃的青春。
有人说,青春是关在监牢里的囚徒,它的一切都只得听从命运的命令,在平淡艰辛中走完;有人说,青春是一首耀眼的诗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给它焕发光彩,才显得与众不同;有人说,青春是一笔过时不来的财富,它的一切必须让我们放弃了一切去享受,才能体现生命的乐趣。
可是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从不这么想。
因为我们知道,有一种信念一直跟随着我们的青春,那就是——梦想。青春之所以显得平淡,是因为你没有为了梦想而足够努力;青春之所以显得豪华,是因为它给予了我们生命所能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东西莫过于奋斗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失去了我们的肯定,它就显得毫无意义!
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自信满满的范儿,骄傲勇敢的范儿,大胆真诚的范儿,没有人能够瞧不起你,如果你有不平凡的青春。因为你不仅理解青春的奋斗,也可以在奋斗中完成青春的使命。我的青春自有我的范儿。
暮春又至,清明节也随之而来。
又踏上了那条久违的道路,说不出是熟悉还是陌生,在外求学的我多少年没有再次踏上这条归乡的路?曾经弯曲的道路如今已变得笔直畅通,曾经的泥泞如今也变得整洁。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彰显宁静,在清明节的凄清氛围里增添了份肃穆。
故乡早已不是曾经的破旧,如今,红瓦白墙的三层小楼也比比皆是,在清明节的宁静氛围里也显得格外淡雅。相比之下,一个杂草横生的院子,两间破烂不堪的房屋显得格格不入。
那便是曾祖母生前居住的老屋,幼时的我经常嬉戏玩耍的老屋,曾祖母去世后,屋子便没人居住了,也无人清理,更显凄清。木门上挂了把铁锁,那把铁锁在风寒日露中早已锈迹斑斑,正如曾祖母的一生,饱经沧桑。木门前枣树下的石凳,依旧光滑,但却布满灰尘,曾祖母辞世后,便再没有人记起当年的石凳,它早被人们淡忘了,但此时我见到它,却是那么亲切,就如失散多年的老友重又相逢。眼光迷离中,我仿若又看到我那年迈的曾祖母手持蒲扇,端坐在石凳上翘首而盼,等我归来。老屋的陈设是怎样的我早已记不起了,但曾经的点点滴滴却历历在目。
曾祖母生于乱世,从未受过教育,但我却知道,她是非常渴望知识的,当我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朗读刚刚认识的汉字时,曾祖母便会停止手中的忙碌,认真听着,仿佛那些汉字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听着听着,她会跟着我的朗读时不时张张嘴,但又不会出声,待我读完,她总是喃喃地说:“娃子,你以后要好好学习,多认识字,多做文化,有了文化才能做很多事情,我就没文化,一辈子没本事,你要向你曾祖父学习,你曾祖父就有文化,会写很多字……”,曾祖父走的很早,可每当曾祖母提起他时,便会露出灿若桃花的笑,她眼中的柔情使我动容。两位老人没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誓言,也没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然他们却有曾经平凡的生活与细微的关怀。
曾祖母是极爱我的。曾祖母的脚很小,他喜欢光脚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也总是学她的样子,光着小脚一路跟着她。这时,曾祖母就会像变戏法似的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或者几块饼干,喜滋滋的看我吃完,然后作为奖励给我讲故事。不,她讲的不是故事,她讲的是她亲眼目睹的事情,是她曾经的记忆。记忆中曾祖母是非常厌恶战争的,她深知战争带来的后患,很多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争导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说起这战争,我仿若看到了曾祖母眼中的泪水,因为曾祖父也是牺牲在冲锋的路上。透过曾祖母的泪水,我仿佛学到了更多。
暮春的风又起了,幽幽梨花香迎面而来,沁人心脾。老院的墙低矮,不及我的身高。我一仰头,便看到了院内的一树梨花,在轻风的轻抚下悠悠洒洒。那便是曾祖母一生都至爱的梨花,如雪般纯洁无瑕,八年前,曾祖母就是在梨花飘落的时节离去的,带着一脸安详。此时,梨花烂漫如旧,却再也无人观赏。
我想,梨花的阵阵清香,一年复一年的开放,也许就是曾祖母对我隽永的叮嘱和温馨的陪伴吧!我站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静默回溯,眼前总浮现曾祖母那张饱经沧桑却又无比慈祥的面庞,此时,清明时节,我才明白,曾祖母早在我心中扎根,我会用一生铭记我的曾祖母,我的亲人。
一季梨花开,一生情谊深。唯愿曾祖母在另一个世界观花开如旧……
上面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整理出来的8篇《高考满分作文素材》,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3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 “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似乎就是为了诠释幸福的定义。
幸福是什么?这是一道难题(重庆卷作文题)。因为它是一个感性判断,而不是标准判断。只要有标准,复杂如gdp那样的数字,都可以计算、调弄出来,然而幸福之为何物,却是个始终充满矛盾的命题。
对于幸福的要求看似简单:年轻的恋人只要在我生活的世界 (天津卷作文题)里与你为邻(广东卷作文题)就可以;成年人希望找回童年(江西卷作文题)的感觉,那就是幸福;许多孩子却盼望早(湖南卷作文题)早长成大人,获得属于成人的能量。在人生不同的角色转换之间 (浙江卷作文题),最终都证明幻想和现实(湖北卷作文题)永远不在一个层面。大多数人与幸福始终保持距离,这段距离或许要用时间和金钱来计算,也可能要用健康和情感来衡量。因为幸福总是伴随着人生动态地变化着,一开始只是一个点,但它可以构成一条线,可以构成一个平面,最后构成立体。人生就像不规则的几个点,这些点又可以连成无数条线,这些线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平面,又可以组成不同的几何体。(四川卷作文题)在不同的人生极端,其领悟是不一样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在他3岁时候想吃糖罐里全部的糖,结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他哭了。 20多岁时候,他拿了最小的水果,但很满意。 58岁时,他的公司说谁去要回30万英镑欠款,就给他10万。其他同事都没要回欠款惟独他要回了,因为他只向债务人要21万英镑,自己只留下1万。 (辽宁卷作文题)不贪心,这就是他最后找到的幸福理念。与之相类似的,还有钓鱼的丹麦人,他们总是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 (上海卷作文题)不涸泽而渔,这是对世界的珍惜,也是对幸福的珍惜。
然而如果把幸福当作知足,恐怕就是一种浅阅读 (全国卷2作文题)。在餐桌上,许多猫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别的猫说: “有鱼吃还捉老鼠?” (全国卷1作文题)寓言的隐义是,当一只猫忘记怎么抓老鼠,它必定是一只失败的猫,因为不可能永远有鱼吃。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知足常乐绝非丢失了进取心。清代诗人阮元诗云:交流四水抱成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安徽卷作文题)只有明白了这 “不深不浅”的三味,才能种出代表幸福的荷花吧。
幸福很复杂,但也会无心插柳柳成荫。格林兄弟为了研究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的关系,收集了很多传说,但他们的研究找不到结论,后来一个朋友把他们整理的东西出版了,造就了 《格林童话》 (福建卷作文题),为无数儿童带去了幸福的回忆。同样,幸福也是可以分享和传承的,具有人类可以共通的价值观。比如绿色生活 (江苏卷作文题),就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 (海南卷作文题)的幸福事业。
当我们憧憬幸福时,不要忘记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北京卷作文题)并不矛盾,当年轻的学子们走过高考以及以后的每一道坎,他们会明白,自己踏下的每一个坚实脚印都通向幸福之路。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4
亲情,犹如炎炎夏日的一缕清风,带给我们清爽;亲情,犹如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给我们指引方向;亲情,犹如一双隐形的翅膀,带着我们飞向希望!
——题记
我的奶奶一生都十分平凡,她不像毛主席那样伟大;不像海伦·凯勒那样坚强;也不像刘德华那样著名。但她把她所有的爱都留给了她的子孙后代。
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他们只好把我托付给奶奶照顾。很小的时候奶奶每天都推着我坐的小车,带我出去“旅游”观看风景。我看累了,就“哇哇”大哭,于是奶奶就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哼着摇篮曲,我便很快止住哭声,进入了梦乡……
时间慢慢地流逝着,一晃就是三四年,我已经五六岁了。这时,我已经从一个一天到晚坐在小车里哭哭闹闹的小孩儿,变成了一个活蹦乱跳的调皮鬼。可奶奶还是心甘情愿地拖着并不是很硬朗的身体陪我玩儿。我一会儿玩滑梯,一会儿荡秋千。饿了,奶奶给我买零食吃;渴了,奶奶就给我水喝;累了,便躺在奶奶怀里呼呼大睡。我一天到晚,无忧无虑,而当时不懂事的我,却不知奶奶有多累。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小学了。这时,我已不用奶奶陪我玩了,因为我在学校已经找到了好多的小伙伴。而奶奶依旧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夏天回到家,桌上总有一碗甜丝丝的凉茶,而冬天又换成了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奶奶始终不变。记得,刚上一年级时,我成为了少先队员,戴上了梦寐以求的红领巾。我赶紧回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奶奶,没想到奶奶高兴得像小孩一样跳了起来。可见奶奶不但关心我的生活,也关心我的学习,虽然奶奶没太高的文化水平,但在学习方面,依然不断地鼓励我。
现在,我真的长大了,慢慢懂事了,也渐渐体会到了奶奶的不容易。我开始自责,开始惭愧,我心里总是埋怨自己小时候为什么这么不懂事。于是,现在我也付出了我对奶奶的爱。没事儿的时候,我总会帮奶奶做做家务,给奶奶捶捶背,揉揉肩。
我知道,奶奶已年过花甲,不可能照顾我一辈子。今后我一定不能让奶奶操心,劳累。
这就是亲情!亲情无处不在;亲情温暖在心;亲情永不下岗!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5
夏雨初霁,于校内一棵不知名的老树上,拾得一只蝉蜕,很好的中药。
一颗露水滚落。就着千千万万露水的光芒,我看清了这只晶莹剔透的蝉蜕,这是一间寂寞的空屋,惹人怀想蝉那令人敬佩的、生命的智慧。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盘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蝉之生命有限,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蛰伏数载只为了一个夏天。数千个寂寞长夜它们无言熬过,待到一朝羽化,便成为盛夏最出色的歌者。这时,它们的生命已然垂垂老矣。人之老年,免不了自怜自哀,忧伤慨叹,哪里来的心情唱什么歌呢?可蝉偏不。乌发如银的时节偏要日日欢歌,这便是生命的大气度。
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人之智慧便在这空屋中岁岁积淀,蕴于血脉的最深处。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这是归有光的寂寞空屋。室仅方丈,容不下金银珠宝亦容不下繁华如梦,容得下的仅是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回忆。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在这里读书成长,身后有母亲嘘寒问暖的身影。空屋虽寂寞,此心却温柔,体察父母亲情,就是我们最平实的智慧感悟。
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上忽然残废了双腿。他的世界,从此不再有欢笑嬉闹。他走进地坛,走进百代帝王家遗落下的那一间寂寞空屋。他看见叶上阳光、花间蜂蝶,他听见这世界繁华落尽,生命一如往昔的答案。死亡是一个必然来临的节日,史铁生如是说。他的生命于此一间寂寞空屋中褪去了年少气盛,褪去了高蹈与不切实际的幻梦,他拥抱敞开的生命之门,成为智者。
人活于世,往往被各种各样的幻光所眩惑,心灵与智性迷失在追逐所谓天堂的路途中。其实,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坦途。我偏居一隅,独拥这一方智慧的寂寞空屋,我已在天堂。
高考满分800作文篇6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个脚印,人类在认识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与他们的理智和私人感情有关。
认知的东西,当然要有严格的理由,不能放纵自己的感情和好恶。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根据情感的接近程度来得出结论,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就像《出师表》年的宋国富翁,儿子和老人说了同样的话,但他却视感情亲密程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当然不合理。再比如《韩非子》,里面邹忌的老婆向他倾诉,邹忌白怕他,而客户要他,说他比城北徐公漂亮。邹忌最终排除了情感因素的干扰,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原则。
“邪恶往往是在最细微的地方积累起来的,智慧和勇气往往被困在枷锁里。”因为溺水,好恶,感情上的亲近,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很容易失去眼神。这个时候,只有理性的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浑浊的世界。人类要越走越高,健全的理性才是可靠的阶梯。布鲁诺在花广场被烧死时,欢呼的人群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主人?但布鲁诺相信理性是“内在的老师”,他想让“不可战胜的论点如箭般迸发”,穿透习惯和情感依赖的迷雾,带领人类在对事物的认知道路上走上正确的轨道。
理性是理解事物不可或缺的,但能否完全排除情感因素?感情在认知过程中是否总是起到负面作用?
康德仰望星空时,心中充满了崇高的感情。正是通过这种接近永恒和真理的感觉,他才能在认识彼岸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情感,人类的生活就会僵化、抽象。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明辨是非,还要知道美丑。艺术没有情感怎么存在?只剩下冰冷的法律条文,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有熟悉的温暖都离我们远去。我们能说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吗?活着有什么乐趣?就连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很看重情感在认知中的作用。当有人向他提出一个想法时,他没有判断对错,只说了:‘啊,好丑啊!’他不想把时间花在丑陋的事情上。在他眼里,连物理上的丑都受不了。
所以,当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冷眼旁观,充满热情。虽然不能以感情的亲密度来判断,但也不能只是一个可怜的‘数字存在’。在理智与情感、平衡与七弦琴的指引下,才能“诗意地生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