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 >心得体会

道德绑架作文7篇

写作文是需要花费时间思考的,随便应付完成的作文是不会获得老师的青睐的,生活是写好作文的源泉,平时就要做好阅读,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道德绑架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道德绑架作文7篇

道德绑架作文篇1

?增广贤记》中,有句话这样写道:“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我对这句话不怎么理解,只能从字面推测其大意。又不免感到疑惑,为什么以前帮助过别人的救济者在需要帮助时却没有人帮他呢?

反犹运动在德国盛行时,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被发现并要被送往集中营,在危急中,这家人将两个儿子分别送往了两个家庭以逃脱追捕。这两个家庭,一个曾经帮助过这个犹太人,而另一个,曾受过这个犹太人的帮助。犹太人不舍地看着那个被送往曾帮助过他的家庭的儿子,他想的是,他们一定会将他的儿子送往集中营。但结果出人意料,曾经帮助过犹太人的家庭接纳了小男孩,让他安然度过了危机,而那个曾受过他帮助的家庭,第二天便将他的另一个儿子送到纳粹士兵的手中。

帮助别人的人便可称得上“大丈夫”一词,但当他们受难时,有些被救济者却不愿回报。

济人者本是为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为济人者,而不求回报。济人者本道德高尚,而受济者却未必,在济人者落难时,这种道德上的落差便凸显出来。有的“受济者”感到没有“面子”,有的无动于衷,他们忘记的是在困苦中需要救济时自己的影子。

也许有人说,没有规定受济者一点要回报救济者,这种社会舆论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的确,没有人强求回报,但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感恩之心都没有,他将如何在这社会上立足?他将以何种姿态待人?

我们常说,“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却很少人认真想一想自己平素对这个世界的情绪与姿态。

我始终相信,回报只是迟到,但并不会缺失,那些曾给予他人的,总会在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回报自己。

很多人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宽广的胸怀和舒服的怀抱,而在别人有所需求时,却吝啬得连个微笑都难以付出,想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就请先温柔以待这个世界。

道德绑架作文篇2

我一个七年的闺蜜拉黑了我,原因是我拒绝参与她组织的“救助流浪狗”活动。

闺蜜是个不折不扣的爱狗人士,这些年我看着她为一个又一个动保活动摇旗呐喊,“拦车救狗”有她,“反对狗肉节”有她,“给流浪狗一个家”也有她。我并不是没有同情心,看到虐狗弃狗的新闻会心痛气愤,对于闺蜜在爱狗道路上的满腔热情也打心眼里佩服。

只是我从小怕狗,遇到大狗会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就算是小狗朝我跑来都会战战兢兢。在几番推辞后,她很生气的说:狗狗那么可爱,有什么好怕的?你不要找借口,你就是冷血。

我想不通我怎么就冷血了,在微信上发了条消息找闺蜜理论,却发现她已经把我拉到了黑名单。女明星因为在阅兵日发儿子照片,瞬间被骂上热门。

微博里过十万的评论里充斥着匪夷所思的爱国情怀:“你居然不发阅兵的照片,真是对国家没有感情”;“都不表达下自豪, 你不配做中国人”;“这么重要的日子你还要秀小孩,赶快滚出中国”。。。。。。。

大商人这些年慈善做的不少,却因为一场灾难没有做出表率被逼捐,一大波人用着逼债般的口气指责他有钱不捐款就是为富不仁。晒娃就不爱国,有钱就该捐款,这是哪门子的强盗逻辑。

如果是个人行为实属可恨,如果是群体行为,那就只能说是可悲了。说到“道德绑架”,就不得不提历史上“阮籍丧母”的典故。

魏晋时期的大名士阮籍秉性孝顺,但听闻母亲去世脸上却没有悲戚之情,灵堂上其他兄弟都痛苦流涕,他连一滴泪都没有掉。阮籍的冷漠遭到了众人的不满,纷纷指责他薄情寡义。到了母亲快要下葬的时候,他却因为悲恸过度吐血数升,几乎死去。

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礼法,悲伤有很多种形式,泪水往往是最直接的演绎。

但内心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只是表情,不是表演,

道德绑架作文篇3

大家肯定都听说过道德这个词。不过,最近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词,名叫“道德绑架”。

道德这个词的意思无非就是人们的善良和遵守。而绑架呢就是一种迫害他人的形式。道德绑架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用善良来危害他人。但大家肯定问,善良怎么会危害他人呢?不要着急,听我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25岁的女孩,她的妈妈得了白血病,但她很幸运,她的爸爸妈妈有着足够的积蓄,而这个女孩收入也很高,因此女孩的母亲治疗费还是够用的。

但女孩的反应并不是立即给母亲治疗,而是在各大交友网站上哭诉自己的悲惨遭遇,求助捐款。有人因为同情创建了捐款群,并把女孩最好的朋友拉了进去,还私聊让她给女孩捐款。但她没有这么做,而是在群里发了一句“深表同情,无能为力”。随后女孩立刻怒斥道“你也是有父母的人,怎么能这么冷血”。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母亲生病,第一想到的不是给母亲治病,而是用他人的善良而博取同情心和钱财。而他人没有能力帮助她时,就在别人的身上贴上“冷血”“无情”的标签。

大家现在能大概知道道德绑架是怎么回事了吧。这种利用善良而危害他人的人是令人可耻的。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一句话:“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坏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气去强迫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私欲”。

这就是道德绑架,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我们真的懂得道德么?

道德绑架令我们深思。也值得让那些懂得“道德”的人反省。

道德绑架作文篇4

某八旬老人坐动车看病,女儿只买了半程的坐票,半程后被女大学生请了起来,其女儿要求一起坐被拒绝而争执,后来一名中年男子给老人让座,其女儿留下一句一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女大学生为此感到委屈,做自己的位置错了吗?我认为让座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真正的孝顺不能依靠道德绑架。

关爱老人是中国道德的核心,是“忠孝”。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让座老人天经地义,但是要做老人也要尊重他人合法正当的权利。人们的合法权利是法律授予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老人的女儿也一样,其女儿没有为了孝顺父母而侵犯他人正当权利的特权。女大学生既然付出了全程车票的车钱,就应当享有全程坐座位的权利。让座只是中国人思想观念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保障,是国之根本。当道德观念与法律观念相冲突时,我们应选择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因为与道德伦理相比,法律才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最重要的原则,最根本的底线。一旦法律的权威被践踏,那么国之根本就会被动摇,国将不存。所以孝顺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的权利相冲时,请选择尊重他人合法权利,他人正当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真正的美德让座不能依靠道德绑架,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的体现,但是老人女儿的行为实质上打着“要尊老爱幼要让座”的名义进行道德绑架。

真正的美德是内心自发的,让座也应是个人自愿的,而不是外界进行道德绑架强行逼迫的。如果纵容这种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强行逼迫让座的行为,只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

真正的美德在人们心间,大家自有一把衡量是非对错的尺子,真正的样子应是自愿不是被逼,真正的孝顺是给老人要一张全程车票。

道德绑架作文篇5

道歉不是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愧疚与悔改。

——题记

在生活中磕磕绊绊无法避免,自然道歉也无法避免。但你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当道歉泛滥成灾时,它是否会失去本质,而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产物?”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打到别人要道歉,别人道歉要原谅。”于是,这种思想便深深刻在脑中,几乎成为了条件反射。当我们伤到别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关心和问候,而是来自大人“为什么不道歉”的责问。这时,道歉成了我们的心病,我们开始变得畏惧,洒脱全无。

那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让道歉真正成为发自内心的反思呢?这值得我们好好斟酌一番。首先,我们要观察是否需要“大动干戈”去道歉,如果别人已经宽恕了你,那还何必一声接一声、祈求般地去道歉?那样只会让你显得无趣与畏缩。其次,我们要真心的道歉。道歉,不是目标而是过程。真诚,则是这个过程中的助推器。有了真诚,一切皆有可能。最后,道歉并不尴尬,反而是一种放下担子、重新开始的舒畅。放下了一个罪恶的负担,难道不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吗?

我们或许都认为,道歉和原谅是一对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别人道歉自己没有原谅,那就是无理。我们必须清楚:道歉不是强求别人原谅自己的理由。你向别人道歉,别人完全可以不原谅。如果连一个杀人犯都能用“对不起来”赎罪时,那么法律还有什么价值?原谅你是情分,不原谅你是本分。但如果你足够真诚,情分就会略占上风。

一年一度的“道歉日”来了,你是否真诚的道了歉?

道德绑架作文篇6

中华民族亘有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源远流长。在千百年前,《世说新语笺疏》中就早有记载:“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于是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谦让的意识也渐入人心,仿若每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但是如今,谦让似乎成为了我们的一种负担。

在儿时的记忆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景:“妈妈,表弟翻我的玩具,弄坏了小汽车,我抢回来它还打我!”面对弟弟的胡闹,满地的狼藉,心中难免充斥着委屈。我们渴望着公平的对待,期待着有个人能站出来说出我们作为长者的心声。而等来的却是家长口中“你比他大…他弄坏就弄坏…你应该让着他”这样类似的言语,于是,“谦让”便衍生成为我们肩上不得不担负起的使命。其实,在我们在严格死守道德底线的同时,已然被安排在了不同的起跑线上,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却遭到了那些以道德为名的约束或阻挡,最后被颠倒了黑白。于是我们大胆发问,何错之有?真相便是我们都盲目于“道德”的旗号,而被进行了行为上的“绑架”!

像是去年的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在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组织天津重建之时,马云的微博却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你不捐款,我也不淘宝了”“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好在逼捐的网友声势浩大,反对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数,“你有钱就得多捐”,在逻辑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慈善的首要原则就是自愿,哪怕他是中国的首富,他也有权力决定捐与不捐、捐多少,无人可以强迫,更没必要挥舞道德的“凶器”,去胁迫其他人要怎么样去做。就像韩愈在《原毁》中言:“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也。”道德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义务,我们应该去呼吁人们去做,而不是由此化为了利器,去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做;我们做好事,也不应该勉强别人也照着我们的样子去做。道德最适合来约束自己,而不适合拿来压制别人。

人们推崇道德大抵也是因为它的无害,能够逐渐增进社会的安宁和谐,平息纠纷与风波。可如果道德成为人人手中强制他人的利器,就必然会成为每个人毡上的针、背上的刺,设法拔去。

毋庸讳言,在五千年地域文化的光辉下,道德已然深入人心。现实中我们最爱拿道德说事,道德是砝码,道德是武器,挥舞道德的“利器”,习惯于道德绑架,这种做法显然不合适,反而会煽起群众的躁动,舆论下的风波;反而违背了遵守道德的初衷。莫不如理性的面对,去还原事情的本真,也是时候将道德放回它原本的位置,在运用中以事论事,这样在许多问题上也会少些偏颇。

道德绑架作文篇7

今天去拿了几个快递。有苹果、袜子、除螨包、抽纸、手套……

快递员看我一次拿这么多块递,便调侃我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我只是礼貌地牵动了一下嘴角,说:“这怎么可能呢?”转身离开,没有再多解释什么。

其实,网购的背后更有苦衷,是我不会轻易向旁人倾诉的隐痛。这些快递也没有花多少钱,里面最贵的就是花2元9角买来的抽纸。几个快递加起来也不到10块钱。去买这些价格非常低的'商品并不容易,要经常去留意低价,还要去积攒购物券。

我追求低价购物不仅是为了节约,更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束缚。在自己这个家里,我是唯一没有经济来源的人。明明是自己的家,却给我一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感觉,这就是因为,父母总是用金钱来道德绑架我。

“从小到大我们给你出了那么多钱,这件事情上你有什么资格不听我们的?”这样的话我已经听了无数次。仿佛只要出了钱,他们便可以为所欲为,把我当成一个被摆布的工具人。只要有养育之恩的名号,就可以尽一切办法让我按照他们的规划来行事。

我不过是想要一份小小的自由。不是离开学校辍学去社会上闯荡,不是吸烟、喝酒、纹身、去舞厅里面游玩,仅仅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追求自己爱好、不被每天责骂的自由。

可是在亲情面前,道德绑架也来得那么坚固,似乎永远也无法挣脱束缚。他们总是口口声声说是家人都是为我好的,却永远无法听到我内心里的哭声。现在的我只能尽一切办法拼命地去挣钱和节约,只求向他们伸手要的钱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在网络上读书,我读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等一些我感兴趣却被他们嗤之以鼻,说毫无用处的书籍。我读弗兰克,一个曾经在集中营里度过暗无天日岁月的人,却发现即使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他仍可以选择如何作出反应。在无边的恐怖之下,在严刑拷打折磨下,弗兰克学会了心理调控,告诉人们要用尊严来承受苦难,用这种方式来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

与弗兰克生命中最痛苦、最危难的时刻相比,我此刻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现实无法改变,我也总有一天能够实现独立和自由。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村道德讲堂活动方案8篇

典型道德模范事迹材料6篇

920公民道德活动总结6篇

法律与道德心得体会5篇

道德修养学习心得体会6篇

道德法制教学总结5篇

道德教育的演讲稿5篇

法与道德调查报告5篇

思想道德心得体会8篇

科学道德教育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72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