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观后感引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反思人生的价值,通过观后感,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电影中的角色发展和变化,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长津胡的观后感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1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看完后我心情很是复杂......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第二年,国家百废待兴。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党中央应朝鲜政府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
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伍千里为了炸毁美军的坦克,牺牲了。还有一个场景,让我忍不住留下来眼泪:伍万里站在回国的火车前,大声的`喊出:“七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一百五十六名英雄牺牲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来自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因为他们相信一定会胜利。
走出电影院后,我问妈妈:“这部电影为什么没有彩蛋?”妈妈说:“如今的万家灯火,国泰民安,就是这副电影最好的彩蛋。”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替我们打下来的。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2
今天,妈妈带我看了我日思夜想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第七穿插连才打完新兴里的战斗,就接到了炸毁水门桥的任务,在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战士们背着长枪,拿着手榴弹,就向水门桥出发了。
随着战斗的打响,我渐渐地被志愿军的坚强、勇敢、智慧所感动。面对美军的庞然大物,志愿军没有丝毫退缩。三炸水门桥,每一次轰炸,美军都能迅速修好。在没有完成任务前,先烈们用一具具躯干,挡住了敌人的炮火。用意志,吓的敌人屁滚尿流,正如毛主席所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一个个牺牲的场面震撼经典,余从戎,用自己当诱饵,换兄弟们的`安全、梅生开着卡车,嘴巴含着女儿的照片,冲向水门桥,只为给伍千里争取短短的十秒时间。伍千里抱着坦克子弹,在牺牲前引爆子弹,炸毁水门桥。不怕困难、不怕死亡的中国精神,被他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经千辛万苦,付出了许多战士的生命,终于完成了任务。在影片结束清点人数时,九连全部牺牲,七连只剩一人,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耳边又回想起“这一仗我们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打赢了带他们回家”……
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无数革命先烈付出了生命,我们可以忘记这部电影,但不能忘记这些革命烈士。吾辈当自强,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3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拐点,此战之后,不仅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更彻底扭转了战争态势。同时,这也是中美两国王牌军团一场载入史册的殊死决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已经交代好,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除此之外,对于我们的先辈在战争路上吃过的苦,也都有细节一一展现出来。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4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毅然奔赴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建立了彪炳千秋的历史功勋。
今天,我和同学们参加了由铁东区教委组织的到丹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5点30分,我们乘坐大客车准时由学校出发,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边的丹东市。一下车,我就被这个美丽的城市深深地吸引住了。首先,我们坐船游览鸭绿江美景。当我坐上游船,心中便有了一种感觉,美丽的鸭绿江像一条长长的纽带,把两个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我又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和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我们又登了虎山长城。
到了中午,我们简单的吃了自带的食品后,来到了英华山上,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塔和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53米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正面有1991年9月20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字,顺着有1014块花岗岩组成的台阶,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全馆占地2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万件。
在这里,我们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中朝两国领导人互通的信件。我们通过高科技的影视设备和灯光照明等方式,仿佛置身于上甘岭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看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身上燃起了烈火,仍忍着剧痛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佩。特别是在全景馆内看到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图时,我深深地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从馆内走出来,我的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回来的路上,回想在游船上看到朝鲜那边贫穷景象以及祖国壮丽的美景,我的心中有一种自豪感,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5
看完抗美援朝电影《长津湖》后,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长津胡的观后感篇6
最近,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由吴京主演的电影《长津湖》,禁不住热泪盈眶,夜不能寐,我总觉得胸口被一种悲壮的情感压迫着,使我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谨以此文祭奠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们!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新中国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但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全,为了捍卫民族的独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发展,先烈们背负着祖国的殷殷希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影片不仅体现了对小家的爱,更有对大家的责任。坚持上前线的毛岸英,不顾反对毅然决定报国;早已退役的军人梅生,听到前线的情况,果断放弃和妻女相聚的幸福时光,骑自行车奔波归队;伍家三兄弟不顾年迈的父母,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正如影片中所说:“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他们心中怀的是对小家的关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影片中展现的是战士的勇猛,是军人的荣耀,更是作为一名军人的`英雄气节。面对自身人数数倍的敌人,志愿军第七连依旧大获全胜;即使只剩下一个人,也决不向后退缩,绑上炸弹,以一当百,与敌人同归于尽;大家都在奔走逃跑,唯有雷团长毅然前行将战机标识弹送至敌营,自己被火烧死;无数烈士在冰天雪地中一动不动,唯恐暴露踪迹,最后被活生生地冻死在冰雪之中,就连美国将领也说:“面对这样一群敌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胜利。”“古有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今有志愿军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作为军人的崇高荣耀感和使命感让人肃然起敬。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影片启示我们要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奋勇抗争,捍卫民族尊严。9月27日,第七批117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搭乘中国专机回到祖国,这不仅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也是对国人记忆的鲜明提醒,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就是要让万千英烈以鲜血和生命熔铸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成为当下攻坚克难的精神坐标,为戮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点亮前行的灯塔。
或是流星划过夜空,或是昙花惊艳瞬间。作为过去的一刹那,抗美援朝虽然早已成为历史,但先烈们为祖国付出的生命代价永远不会蒙尘。世间万事无不伴随着时代巨轮的滚滚前行而变更,然而,有一样东西自古至今都为人们所捍卫坚守,这,便是英雄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盐读后感模板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