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和领悟,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的记录和回顾,有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1
收看"榜样"专题节目,就是要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学习榜样的精神品质,争做出色的时代榜样为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一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的"榜样"专题节目,陈述和展示了今年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的感人事迹,真诚号召党员干部们都"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他们和党的历史上的英雄模范、典型榜样们一样,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根深蒂固,并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看《榜样》节目为契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是增强奉献意识。
"榜样"专题节目中讲述的支月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讲台、奉献在讲台、扎根在讲台、服务在讲台,将毕生的精力和学识都无私奉献给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本来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她,还舍不得退休,要继续大山大山播撒文明的火种,耕耘教育的希望,谱写壮美的诗篇。通过观看《榜样》,要求我们要学爱国敬业、竭诚奉献的榜样!
三是筑牢担当意识。
"榜样"专题节目中大家熟知"羊书记"贵州晴隆县带领群众实施"种草养羊"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姜仕坤是我们时代的楷模、旗帜和标杆,要学习榜样中担当精神,做到能担当,敢担当,善于担当,要求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关键时刻站的出,顶得住。立足岗位实际,在工作中养成能学、会学、善学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一个有能力,素质硬,立场坚定的合格的干部。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2
?榜样》系列节目,为我们展现了当代各行各业党员心怀人民、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鲜活事迹。从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先进模范党员的忘我奋斗的行动中,我看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形象、体会到了人民公仆的珍贵品格、领悟到了共产主义信念的深刻内涵。
荧幕上的这些榜样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深深热爱自己的岗位,把为人民群众服务当成自己的乐趣和价值追求,并持之以恒付出。有句话说得好:“你把群众放在什么位置,群众就把你放在什么位置”。有人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由于他们把群众放在最高的位置,在岗位上热情为群众服务,从而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口碑,他们在为别人奉献时实现了自己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做的是有意义事,他们既普通又崇高,既平凡又伟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动,用自己的坚定执着书写着“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优秀共产党员品质,从而走上荧幕成为榜样。
每一名党员都要向他们一样,始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把坚守的信仰、奉献的`人生、勇敢的担当、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时刻牢记的信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恪守职责,扎实苦干,无私奉献,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3
10月26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亮相央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先锋模范的作用,并且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朝着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努力。因此,成为榜样是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和职责。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阐释了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价值。而他们所做出的丰功伟绩,也值得历史的铭记。
但是现实中,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部分行业的党员队伍,仍然还存在着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工作在基层平凡岗位的党员,还缺少成为榜样的决心和意志。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有些党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肩上的职责;有些党员认为自己并非身居要职,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还有些党员不知道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种种现象,既影响了本职工作的开展,也损害了党员队伍的整体形象,并给身边的群众造成“党员不等于榜样”的认识。
此次《榜样》特别节目,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对症下药”,告诉广大党员群体,如何在芸芸众生里、在平凡岗位上,树立属于自己的丰碑。无论是长期钻研焊接技术的高级技师李万君,还是奋战在医疗一线的高龄专家吴孟超;无论是专注于为在外务工人员服务的书记苗振水,还是身先士卒与毒贩战斗的特警李贝。这些人物虽然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职业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他们都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且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了党员应有的拼搏英姿。同时,他们的事迹警醒和启发了那些思想认识不足、自我要求不高、努力方向不明的党员。因此,以《榜样》命名,既彰显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同时又凸显他们在党员群体之中的示范形象。
希望广大工作在平凡岗位上的党员群体,都认真学习《榜样》节目背后的深刻蕴意,感受党中央对基层党员群体的殷切期盼,并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扎根于普通岗位的党员挺身而出,奋力争先,树立更多的丰碑,从细微处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4
说起榜样,我们脑海中可能立马会浮现出:危急中张开双臂,奋力将处于危险中的学生推到了路旁,自己却英勇献身的殷雪梅老师;35年来始终坚守在大山里的三尺讲台上的汪来九老师;爱生如子、为营救两名16岁溺水少年,不幸献出了自己年仅43岁生命的疏星老师。这些老师的事迹让我震憾,但同时也更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只有为教育献身,在教育界有什么伟大作为的老师才是值得学习的老师、可以作为榜样的老师吗?不,仔细看看我身边的老师,能称得上的榜样数不胜数。
先说说我们北苑的校长孔月玲老师,她与所有教师一起,营造出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她为我们北苑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不仅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当高,平时还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她要求我们教学要有新思路,学习要有新方法,质量要有新提高,在不断地刻苦钻研中,老师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的提高。现在看来,孔校长的用心良苦,我总是体会到了。平时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还有随堂课的抽查,不都是在给我们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吗?为了帮助老师们上一堂好课,她总是一遍一遍的'听课、指导,不厌其烦。既给老师业务上的指导,也给老师思想上的鼓励。她兢兢业业、乐观进取的精神,赢得了老师们的欣赏和信任。
再说我身边的翟静华老师。她不仅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她所管理的班级有条不紊,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的爱。她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她对学生从不厌烦,主动和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使学生感觉她的爱无处不在。在她班级曾有一名流浪在外的学生,在那段时间里,她与我谈论最多的就是那名学生,从她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的那份担心和疼爱绝不会逊色那名孩子的母情,在她的努力下,那名学生终于重返校园了。孩子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有了对学生,对工作的热爱所以她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名列前茅。
还有张文丽老师,她为人爽直、待人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不计名利。张文丽老师对待学生的细心和爱心值得让人学习。在她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管遇到多么调皮,被其他老师认为多么多么差的学生,张文丽老师都不会放弃。张文丽老师认为对于自己而言,这几个孩子只是我众多学生中的一些,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他们是家庭的所有希望,如果她放弃,将是对这几个学生最大的伤害。张文丽老师带着爱心去关心他们,开始注意到他们的一些优点,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还常常带这几个孩子到办公室辅导,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其他老师不得不佩服张文丽老师的耐心和恒心。有爱,就能坚持,有爱,自然就会用心,张文丽老师正是因为满怀对学生的爱,才能数年如一日地去教好她的每一届学生。
此外,还有我们的其他老师,比如:卢新法老师、卫秋玲老师、王春竹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们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关爱备至,倾注了全部的爱;她们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我身边还有许多年轻的教师,比如:张竹青老师、梁娟老师、李小平老师、李金霞老师,她们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她们虚心向老教师学经验求方法。我要以她们的楷模形象成为学习动力,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我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教师在我的身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以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来鞭策自己,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做一名师德、学识双过硬,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辜负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最后,我用这样一段话来做结束:“我爱花,爱欣赏美丽的花朵,更爱享受养花的过程与乐趣。看着自己播下的种子从破土发芽到茁壮成长,从茁壮成长到绚丽绽放,那份小心翼翼的呵护,那份牵肠挂肚的期盼,那份争奇斗艳的欣喜都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如果将我们的学生看作是即将绽放的花朵,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而幸福,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和浪漫,我们的前景是多么的芬芳而灿烂!”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5
初听《榜样》,心中一直在猜,就是学习一些优秀人物的事迹吧。果然,点开《榜样》专题节目,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故事那么鲜活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平时的记述,淳朴的语言,通过微小的点滴,我看到了中国人的责任,看到了中国人前赴后继的努力,看到了中国人的信念、希望!
有“秦华礼”那样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用生命的韧劲儿和执着,恪守初心,终不负使命走完“长征”,走出了一条救民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百废待新的新中国,有罗官章那样坚守信念的党员放弃原本可以含饴弄孙的晚年幸福生活,凭着对党的事业的那份责任心担起了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任。为了孩子的未来,更是为了给贫困的大山深处的人们点燃希望之火,有支月英那样的共产党人坚守在留守儿童的身边,关注着同在中国大地上生活的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成长。面对高额优渥条件的利诱,成名的大国工匠李万君的那句“人要知恩图报”,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良知以及对党的坚定信念,“干活要用心”展现了一位普通党员强烈的岗位意识……
回想小时候的'读书历程,我对支老师的坚守更是满怀敬意。70年代,北方贫瘠的农村,方圆几百里都难见到人群聚居之地,却在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办起了学校,尽管人们的当时生活条件捉襟见肘,但是为了下一代的成长,那里的人们还是会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学校就读。农村的孩子会休农忙假,那里的老师需要与孩子们一同在田间劳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艰苦的住宿条件、淡水稀缺、缺医少食的生存环境,是很难留住“文化人”的。于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老师总是走了一茬又一茬,离家不算特别远的小小的小学就在老师们的走多留少中渐渐“消亡”。之后我与我的身边的一些同学们只能辗转去单程步行3小时左右的一所中心学校继续读书路。逐渐长大之后,离开了那片贫瘠的土地之后才明白当时小学周围的人们是多么绝望,不少孩子因此而辍学,原因就是中心学校的路程太过遥远、危险。如果彼时也出现一位像支月英老师那样的坚守者,我想我的小伙伴们该有多幸运啊!
终于若干年后,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所不同的是,填报志愿时的瞬间改变让我成为了一名特教教师。命运的改写往往就在一瞬间,我们往往不知道那一瞬间究竟是何时何地,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只需坚守心中的信念,改变的不只是自己的那个瞬间,更有可能瞬间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希望。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记一个教师的责任,一个党员的信念,尽己所能帮助身边的每一个特殊家庭走出阴霾,走出冬天是每一位特教战线上的党员教师需要时刻谨记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也许没有什么特别突出之处,也许我的能力也有所欠缺,也许我的性格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凭借一名教师的信念,一名普通党员的信念,我本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对待家长,对待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坚守吧!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6
我观看《榜样5》,受益匪浅。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截止到2020年2月9日,我们一共失去了54名奋战在战疫一线的英雄,他们中有医生,有公务员,有民警,有辅警,有村书记,还有最普通的群众。他们是那么年轻,或是正值壮年。生前、身后没有喧哗,但他们却用各自的方式与病毒搏斗直至倒下,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
他们的事迹如同一个个火炬,在漫漫黑夜中给人们指明了方向。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接过英雄们手中的火炬,向着即将到来的`黎明,以坚定的意志,负重前行,为人民群众点亮希望的光。
接过信念的火炬,坚定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深水区”,各地返工复工人员急剧增多,疫情防控压力剧增,条件越艰难,越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接过信念的火炬,咬紧牙关、敢打敢拼、坚持到底,在这个时间中以意志之火铭刻我们拼搏的光辉历史。把防疫宣传工作做细做精,从工作、居家、出行等多个方面多方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让群众自己在心里上一把疫情防控的“健康锁”。
接过担当的火炬,不妥协、不后退,战疫到底。“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越是疫情严峻的时刻,越能考验党员干部的担当。要发扬“三个一线”的优良作风:到一线巡查,正确引导疫情防控;到一线执勤,守好群众安全底线;到一线关爱,捐赠奉献责无旁贷。时刻冲锋在“疫”线,为广大群众在防控疫情方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接过希望的火炬,珍惜奋战成果,吹响决战号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疫情防控已经进入攻坚决战的时刻,我们应接过希望的火把,珍惜奋战成果,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疫情防控方面再下细功夫、再立新标准,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为全面决胜疫情创造条件。率先为民撑起火炬的英雄倒下了,但千千万万个战“疫”先锋接过了火炬,在全国各地吹响疫情防控决战号角,在日以继夜的鏖战中为后来者照亮前进的道路。
当前,疫情防控正在最吃劲的紧要关头,悼念抗疫英雄应该是沉寂的,但我们每个人心中对他们的纪念应该是隆重的,因为他们的故事给人以勇气、血性、乐观和必胜的信念,让我们接住英雄的火炬,全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此告慰逝去的英雄!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7
“榜样的形象最直观,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榜样的力量最强大,感人肺腑、摄人心魄。”在观看专题教育片《榜样4》时,我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握紧右拳,在榜样的带领下,激动地重温起入党誓词。直到节目结束,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我前所未有地感到骄傲,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
未必要身居高位,未必要成绩显赫,6个榜样人物、1支榜样团队,7个不同的故事演绎着共同的一种精彩,那就是榜样的力量,是共产党员的'丰碑。
丰碑用“奉献”书写。能吃亏才能晓是非,多吃亏才能人跟随,村支部书记李连成,用他的吃亏、吃苦,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了西辛庄村乃至全中国最闪亮的坐标。年仅30岁的扶贫干部黄文秀,为白泥村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的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小利为大义,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甘于奉献的质朴情怀。
丰碑用“信念”铸就。工作不分贵贱,行业不分尊卑,80后环卫女工李萌,不嫌脏、不嫌臭,甘愿做一名掏粪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羊”书记隋耀达宁愿离开省城,来到大山深处,带着贫困村村民脱贫致富。“嫦娥四号”工程组抛开个人名利,一心只求报效祖国……他们的感人事迹表明,正是有了一种信念的力量,让做党的人、听党的话、跟党走成为一种自觉的追求。们把职责当作服务人民的平台,把岗位当作服务群众的舞台,心中有群众、冷暖想群众、安危系群众,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丰碑用“坚守”镌刻。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邮递员唐真亚,20年如一日,用双手摇起了30多万公里的爱心邮路、致富邮路,搭起了老家山镇渔民的连心桥、致富桥……这种坚持,这种担当,深深感动着我。他们正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对工作的实践担当,对责任的坚毅执着,谱写着新时代的赞歌。
历史烛照时代,丰碑引领人生。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也都是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甚至不少人在观看《榜样4》之前,并不知道他们是谁。可当他们先进的事迹、优秀的品质、光辉的形象一经出现,便令人深深折服。作为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的社科工作者,我不禁扪心自问,在榜样的感召下,我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我想,我们不但要向榜样致敬,要“见贤思齐”,更要将他们当成标杆,学习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扎实苦干的作风,学习他们面对困难时锲而不舍的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彰显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和本色。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篇8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性,膝下无子,却被几百名孩子亲切地称为“妈妈”;她对自己过分节俭,却创办了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写命运;她身体羸弱,仍然不遗余力的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就是时代楷模张桂梅。
每当学习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我都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同为教师,我深知教育的不易。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思想。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接受自己良知的拷问。虽然,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张桂梅是高中的校长,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但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没有变的,为党和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一致的。
张桂梅老师把自己活成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山女孩的学习之路。她说,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于是,她自己节衣缩食,却把工资、奖金和各种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的教育中。于是,她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创办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余名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张桂梅老师对待教育事业是执着的,是无私的。张老师虽然身患多种疾病,却丝毫不影响她对教育事业的孜孜追求。她为了不让一名贫困女孩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万余里。张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爱生如子。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折射出对党、对国家、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与深沉的热爱。
张老师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土地时,心里不愧。”多么铿锵有力的话语,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有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我也是一名党员教师,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育。我要张桂梅老师学习坚毅执着、与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我要学习张桂梅老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工作中发挥一名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潜心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明珠教育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