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明确性,通过认真准备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进行表演,萌发对春天喜爱的情感。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图谱(根据歌词内容设计);春天图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对了,是春天(出示春天图片),在这个春天的大花园里,你看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教师适时引导。
3.教师小结:春天柳树发芽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开、小草变绿了,蝴蝶和蜜蜂也出来了。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出示图谱,示范演唱歌曲《春天》并学习歌词。
1.教师演唱歌曲,请幼儿仔细倾听,提问引导幼儿:你听到了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谱上的图片,并用歌曲里的语言帮助幼儿梳理画面内容。
三、师幼共同学习歌曲《春天》。
1.教师再次演唱歌曲,边唱边在图片上指引出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
2.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并运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歌曲。
3.教师运用小组演唱,男女分组演唱,个人演唱的形式学习歌曲。
四、创编部分歌词内容并能演唱。
1.教师逐句引导幼儿创编歌词内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2.带领幼儿梳理所有动作,并放慢速度边唱边将幼儿编的动作完整做一遍。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分配表
课时
感受
音乐表现
音乐创作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1、《小雨沙沙沙》
2、沙锤
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1、《春天悄悄来临》
2、沙锤
3、用语言动作、图画等表达对乐曲的感受2用音乐游戏形式设计“春游”与“春耕”
4、春天的自然常识
5、春耕的农业常识
第三课时
1、《云》
2、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第四课时
1、《春天音乐会》
2、用人声以及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3、春天的自然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以歌唱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难点:
1、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时,强弱力度可能不易控制。
2、在欣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时要求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来表达对这首乐曲的感受,可能不以组织教学。
3、在活动《春光好》中,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游”与“春耕”,有的可能无法贴切扣题。
四、教具准备
1、钢琴、录音机、录音磁带、沙锤、三角铁、碰铃、双响筒、响板、铃鼓。
2、节奏卡
①x———②xxx③x—x④xx—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沙锤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
2、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3、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5、教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7、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8、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9、学生找出歌曲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并涂上相同的颜色。
10、演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的基本演奏方法。
1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12、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让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最佳的沙锤伴奏方法。
13、用沙锤为歌曲伴奏,可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沙锤演奏。
14、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用沙锤搬走。然后再由全体学生边唱边演奏沙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2、歌曲《云》。
3、附点二分音符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云》。
2、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用课本的插图引入歌曲《云》的教学
4、教师范唱。
5、让学生跟教师模唱曲谱。
6、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的内容。
7、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8、教师用钢琴分句弹奏旋律,学生分句唱歌词。
9、学生完整的齐唱歌词
10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随着歌声即兴做动作。
11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
1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认识附点二分音符。
13教师出示节奏卡片:
①x———②xxx③x—x④xx—
14教师用课本的插图上的动物叫声示范读出上述节奏。
15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动物的叫声,边拍手边读出上述节奏。
16要求学生指出歌曲《云》中的附点二分音符。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2、用打击乐器表现《春天音乐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培养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3、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云》,并备唱该曲。
2、用课本的插图引入童声齐唱《春天音乐会》。
3、师朗读歌词。
4、学生朗读歌词。
5、教师节和歌词讲解春天的自然常识。
6、完整聆听《春天音乐会》。
7、启发学生用人声以及打击乐器来表现春雨、春雷、春风、春水来临时的景象。
8、复听《春天音乐会》,并用打击乐器为之伴奏。
9、复习歌曲《小雨沙沙沙》。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3
主要活动:
1.走进大自然
2.我喜爱的花
3.种花籽
4.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5.蝴蝶找花
活动一:走进大自然
活动目标:
1、观察园内春季开的花朵,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长需要。
2、培养幼儿对神奇大自然的热爱,满足幼儿好奇心。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室外环境、录像
活动二:我喜爱的花
活动目标:
1、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2、加深对花的认识,对花的结构特征的了解。
3、引导幼儿颜色协调搭配,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彩纸、剪刀、胶棒、糖纸、毛线、颜料等各类辅助材料。
活动三:音乐:种花籽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听辨音的强弱,找出花籽的位置。
2、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不走调,不喊唱。
3、培养良好音乐游戏常规。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准备:
小雪花插片代替花籽、种花籽音乐。
活动四:语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培养幼儿诚实的良好品格。
2、让幼儿了解到花的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要素。
3、培养幼儿的爱心,关注自身种植的植物。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故事图片。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准确感知8、9的数量。
2、进一步学习将相等的物体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关系。
3、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卡片若干。(六只青蛙、六只白鹅、七只鸭子、七只乌龟、八条小鱼、九只虾子。)
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9页,笔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组:实物卡片和点子卡片。
【活动流程】
1、集体活动。
(1)看数字拍手
师:小朋友,今天数字宝宝要和我们玩一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干,能把看到的数字用拍手来表示出来。小朋友想和数字宝宝来玩这个游戏吗?
幼儿游戏
师:小朋友真能干!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有一只傻小熊也出来春游,它来到池塘边,看见池塘里有许多小动物在玩,想数一数有哪些小动物?可是怎么也数不清,现在,它想请小朋友帮帮忙,帮它数数池塘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几只?小朋友愿意帮这个忙吗?
(2)目测数群。
教师出示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引导:图上有什么?有多少动物?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对?先看哪边?有几个?接着再数……
幼回答
师和幼儿一起检验。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把一样多的小动物排在一起,谁愿意来试一试?
(3)按序排卡片。
请幼儿上来给实物卡片排队,启发幼儿想一想,一样多的应该怎样排?知道将数量相同的卡片上下摆放。并引导幼儿说说:你是怎样排卡片的?为什么将青蛙和白鹅放在一起;鸭子和乌龟放在一起?……
集体进行小结:青蛙和白鹅数量都是6,鸭子和乌龟数量都是7……
2、操作活动。
给圆点找朋友,并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队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上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5
设计思路:
现在是春天的主题教育,我们学校又是花园单位,在春天特别的美丽,为了让幼儿感受春天的气息,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并且结合科学认读和计算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气息,知道春天是种植的季节。
2、通过游戏活动,知道物体所处的正确位置。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自己事先带来的花草、数字卡、汉字卡、泡沫板或垫板等
活动过程:
1、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啊?你们怎么知道现在是春天呢?春天还适合做什么?(植树、种花)为什么?你们看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啊?我们罗山幼儿园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也为我们的幼儿园添一份绿好吗?
2、介绍自己带来的花草,初步认识一些花草的名称:
我们小朋友都带来了美丽的花草,现在,我们拿好自己的花草来介绍一下好吗?(幼儿介绍,教师出示花草的名称——汉字)
3、种花:现在我们就到花园里去种花,但是每种花种的位置是不同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应该怎么种好吗?
(1)请大家看一看,花园里有什么?(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
(2)再请大家看一看,你们的花盆上有什么?表示什么?花盆上的数字和花园里的数字有什么关系?
(3)师生讨论种花的位置:
(4)幼儿种花
(5)共同检验:(泡沫板或垫板反面写有表示位置的号码)
4、游戏:浇水
花种好了,还要干什么啊?(浇水)好,现在我们分成四组比赛,根据你花盆前面一个数字排队,每人浇自己的一盆花,看那组先完成。
5、结束:
活动反思: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教师努力为幼儿创造条件,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听、说”等多种途径与主题活动互动,让幼儿了解春天、走进春天,关注大自然的神奇变化。逐步地亲近和喜欢大自然,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6
活动目标:
一、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
二、感受同伴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三、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故事梗概。
修改意见:活动定位为语言课,第一条目标不要,第三条作为第一层目标,第二条目标作为第二层。
环节设计:
一、谈话:以“春天来了”导入活动。
二、欣赏故事:《春天的电话》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
2.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出教师出示相应的挂图)
3.他们为什么要打电话?(这个提问太笼统,不具体,孩子无法回答)
教师又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引导“你有没有好朋友?你想不想打电话把好消息告诉他呀?”原来老师想通过上面那个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挖掘故事的教育意义或内涵不应该讲过故事直接进入,应该在幼儿充分熟悉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应该放在最后。引导时是否可以这样:小熊为什么要打电话告诉小松鼠‘春天来了’?小松鼠接到小熊打来电话告诉自己春天来了的好消息时,心里会觉得怎么样?小朋友平时喜欢给谁打电话?你在电话里会告诉他哪些事情?教师可以和孩子小结:打电话是互相关心、互相问候、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你想跟你的好朋友打电话吗?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玩打电话的游戏,以游戏结束整个活动)
4.利用图片,教师第二次讲述故事。(图片太小,不合适。这个活动的挂图其实不用完全照着书上的去画,可以将书上故事最后小动物的形象单独画出动物卡片,在幼儿说出故事里有谁的时候出示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动物打电话的内容才是重点,单独制作,在这个环节出示在与动物相对应的地方,帮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理解故事的内容应该是不错的。)
这个环节重点应该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目标达成度不高,都是教师在讲。
四、了解春天的特征。(这个环节不应该要的)
五、幼儿自主阅读。(教师代替幼儿阅读过多)
中班活动找春天教案篇7
一、主题的说明
春寒料峭之时,万花开放之始,不知不觉中,我们聆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声,刚刚还在欣赏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景,阵阵微风拂过后,便又捎来了春姑娘千树万树花儿开的讯息,这是春在欢呼,这是春在召唤。
伴着这春的气息,我们设计了了"找春天"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去结识树朋友,花朋友、云朋友、风朋友,用朋友的目光感受朋友、理解朋友、关心照顾大自然的一切。春天是美丽的,树花风云是迷人的,幼儿与自然交融,让他们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得到发展。
二、主题教育目标的预设
1、情感目标: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加深幼儿对春天的认识,引导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态度目标: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通过自身的实践等活动体验春天的变化,萌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3、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及人们的各种活动.
4、能力目标: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5、技能目标:鼓励幼儿大胆的运用多种方式自由的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集体春游的乐趣。
2、培养幼儿细致地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带领幼儿外出春游,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春季的景色,鼓励幼儿大胆描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春天的相关知识与体验。
2、幼儿设计路线图的材料。
3、公布春游计划,邀请家长志愿者参加活动。
4、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一起做好春游的准备工作。
活动过程:
1、 指导幼儿分组制订春游计划,讨论春游中要注意的问题。
2、 各小组交流,教师与幼儿一起评出最佳的春游路线图。
3、 按照幼儿制订的路线图,组织春游。
4、让幼儿自由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看看小草,闻闻花香,找找树芽,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春天的变化。
5、春游后,指导幼儿尝试用较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描述春天的特征。
6、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春游采集的野花、小草等装扮活动室,让春天走进活动室。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画出春天的主要特征及人们的活动,尝试用明快的色调表现春天的美丽。
欣赏诗
?春天的秘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河水淅沥淅沥地流着,
小声的说:"春天在这儿!
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
在微风中轻轻地飘扬,
小声地说:"春天在这儿!
春天在这儿!"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儿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