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准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出色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与同事进行教学交流和分享经验,促进教学的合作与发展,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数字教案推荐7篇,供大家参考。
认数字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引导幼儿跳皮筋的方法。
【活动准备】皮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和幼儿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自由找地方做)
二、基本部分:
1、请你跟我做,在音乐伴奏下,幼儿随教师做体操: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跳跃、整理运动。
2、出示皮筋,让幼儿自己说出橡皮筋的玩法。
3、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示范法:
三人一组,两名幼儿扯皮筋。
跳皮筋方法:双脚站在皮筋左侧,右脚迈入皮筋里,左脚跟上,右脚在左脚之后向皮筋外侧点,接着右脚再收回,同时左脚跳出,右脚跟着跳皮筋,跳皮筋的高度逐渐加高,以增加难度。
4、学唱儿歌:
跳皮筋
马兰花,马兰花,马兰开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七五七,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5、教师示范跳。
6、幼儿进行练习,教师指导。
7、分给幼儿皮筋(3人一组),边念儿歌边跳皮筋。
玩法:3人为一组,两个孩子扯皮筋,另外一个孩子跳皮筋。
规则:在唱儿歌练习跳皮筋时,要注意节奏感。
表扬跳皮筋好的一组幼儿。
8、跟孩子们探讨皮筋的一物多种玩法。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教师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运动。
认数字教案篇2
教案目的:
1、学习8的组成有7种不同的分法,学习按序分合,学习8的组成。
2、知道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学习数的分合式。
教案准备:
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教案过程:
活动一:碰碰球
幼儿两个一组,说一说,我的球和你的球合起来是8
游戏二:数字8的合成
1.第一、二组,给圆点涂色。
数一数,每个格子里的圆点有几个?(8个)
将8个圆点分成两份,请你分一分8个圆点有几种分法,用油画棒给圆点涂色。
2.第三、四组,分雪花片记录。
3.印点子做记录。
教案总结:
1.复习数字8的组成。
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看看两组数合起来是不是8?每一组的分合有没有重复?8分成两分有几种分法?你们看哪一种分合式是有序的?
2.知道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左边的数,下面一个总比上面一个数怎么样?左边的变成2多了1个,多的这个1是从哪里来的呢?(右边的6比7少1,左边多的那个数是右边少的那个数)
认数字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培养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是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课件显示:(1)
哎,这是什么地方?
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得对。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他们多么遵守交通规则啊!请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10人)
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略)
让我们一起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师指屏幕示意:先数马路这边的,再数马路那边的。)
问: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谁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学生回答。(19个人再添上一个人是20个人。)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树、汽车、自行车)师:赶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自行车呢?有几辆汽车?
师:刚才我们一齐数了图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数得非常准确。小精灵听说你们数得这么好,也想和你们一块儿学数数,看一看它要和我们数什么呢?
2.教学例1
出示课件3
(全体学生随着课件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问: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
学生回答。
小结:一捆小棒有10根,它表示1个十。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4-7
(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问:图中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学生回答:有2捆小棒,这是2个十。
问:2个十是多少呢?(指名4人回答)
学生回答:2个十是20。
师:请同学们学着小精灵的样子,迅速地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也捆成一捆。(生动手操作)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8
生动手操作,照样子数小棒。
问:1捆小棒表示几个几?1根呢?(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
问:这些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诉你的小伙伴)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生齐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答略)课件出示9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课件出示10:数字卡片13.15
教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
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
教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课件出示11:数字卡片:20
师:谁会读这个数?2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是20?
师:下面请大家先读数再摆小棒,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课件12依次显示各数:18、12、14
(同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摆)
4.教学例3
电脑显示课件13:
问:图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齐读:0——20、20——0。
问:10的后面是多少?(悄悄地告诉同桌小朋友)
问: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
学生回答。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19)
三巩固练习
1.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课件出示14的数字卡片。同桌位之间可以合作。
2.猜数游戏。课件依次出示15-20.
注意:第二十张课件让学生仔细看有什么错误?
3.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
课件订正:第87页练习十四第2小题
4.翻书游戏。课件出示21.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分组交流)
认数字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组织教学时孩子们兴趣不是很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作为幼儿教师应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根据我班幼儿对10以内数字加减初步学习情况,我设计了本次以闯关游戏为主进行数学教育的活动,从而使幼儿主动获得"10以内数字加减"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2)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3)体验动脑筋思考解题的乐趣活动准备: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1)ppt(2)画板、画笔一人一份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1)教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看图片里有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2)教师:"这个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它里面有好多神奇的地方,小朋友们想进去看看吗?"(出示幻灯片2)(3)教师:"那就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开小汽车去看看吧!"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1)第一关--蝴蝶关。
①教师:"它是谁?原来是蝴蝶姐姐,她说要考考大家,答对通过第一关才能进快乐城堡哦!"②教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蝴蝶姐姐的题目吧!"(出示幻灯片3)③教师:"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只呢?不一会飞来了4只,现在又有多少只?"(请个别幼儿回答)④教师小结一共有7只蝴蝶用算式表示是3+4=7(2)第二关--蚂蚁关。
①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谁?它邀请我们去它的小草坪坐坐,我们去看看吧。"(出示幻灯片4)②教师:"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几块呢?可是吃了3块,还剩几块呢?用算式表示是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③教师:"小蚂蚁说要分给大家4块,那它还剩几块呢,用算式又怎么表示?"(教师引导幼儿依次说出7-4=3的算式)④教师小结回顾共有10杯拿走3杯还剩7杯,从7杯中分走4杯还剩3杯。
(3)第三关--小白兔关①教师:"红眼睛长耳朵猜猜我是谁?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它?"(出示幻灯片5)②教师:"小白兔的园里种的什么?有几朵?可是采了3朵还有几朵呢,用算式怎么表示?"(出示幻灯片6并引导幼儿说出算式)③教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太聪明了,通过三关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会去哪?"(4)第四关--国王关①教师:"哇!这是哪呀?原来我们来到城堡最漂亮的地方了,这会是谁的城堡呢呢?
②教师:"国王很高兴大家都来看他的城堡,他说成功通关会奖励我们好多礼品哦!大家想要吗?我们来看看国王又考我们什么?"(出示幻灯片8)③教师:"国王的城堡有6面小红旗,可是他想要9面,谁知道还要加几面才是9面小红旗呢?"(请个别幼儿回答)④教师:"我们来看看国王考的最难得这个,看苹果对着的数字来写等式,老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打答案写在画板上,我们写好和国王对对,看看写对没有?"(教师做一个示范指导幼儿填写)(5)闯关结束教师:"小朋友们都通过了全部的关,国王奖励大家很多礼物都放在了汽车上,我们去看看吧!"活动结束: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去快乐城堡赢得了很多奖品也学了很多数字宝宝们的加减,小朋们都要把它们记住哦!现在我们开着汽车去数学区角玩玩吧!"
活动延伸:
数学区角--手指数字环
认数字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3,理解数字3的实际意义;
2、能够收口一致地点数数字3;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ppt课件,铅笔若干,苹果图形,印好的小篮子,胶棒。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接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有几位小动物客人要到咱们班级里来,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2、出示小熊一家图片,提问:“图中都有谁?” “咱们一起数一数小熊家一共有几只熊?”教师引导幼儿点数小熊家一共有三只熊。
二、设置情境《摘果子》,引出下面活动主题
教师:“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熊爸爸和熊妈妈带着小熊宝宝去树林里摘果子,熊爸爸特别爱吃苹果,所以熊爸爸就去摘苹果……”
1、出示3个苹果的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点数苹果的数量。
2、出示3颗草莓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点数草莓的数量。
3、出示三个香蕉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点数香蕉的数量。
4、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一一对应的点数方法,教会幼儿点数3以内的数量。
5、教师小结:“3只熊,3个苹果,3颗草莓,3个香蕉都用数字3表示。
三、出示数字3,幼儿认读
1、教师提问:“数字3像什么?”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
2、请幼儿观察教室物品,找出数量是3的物品。
四、数学游戏:《小小超市管理员》
教师通过敲鼓发出指令,教师敲几下鼓,幼儿就取出几件物品。
五、数学游戏:《运水果》
1、教师电话铃声响,教师接电话(超市打来的,需要我们帮忙运水果……”)引出活动目标,同时播放课件,运货车开出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师讲述粘贴水果的要求。每个篮子只能粘贴3个苹果。
3、幼儿动手操作进行粘贴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六、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鼓励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培养分享能力。
认数字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家乡的话是话,并能区分话和普通话。
2、能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用方言念童谣。
3、感受童谣的节奏变化和押韵的乐趣,并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重点难点:理解童谣的内容,学用方言念童谣。
活动过程:
一、话引入,引起幼儿学习兴趣。教师指导幼儿用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让幼儿初步感受话。
二、引导幼儿认识话,能区别话和普通话的不同。
1、引导幼儿认识话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刚刚说的是什么话吗?师幼用话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2、教师引入童谣,引导幼儿感受话和普通话的不同。
师:你听到了哪句有趣的.话?
师:这和我们小朋友平时用普通话念的儿歌一样吗?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理解童谣的内容,并学习每张图所对应的话。
1、观察ppt2,理解并学习童谣第一句一、一、一,一啥个一?一只小猫跑得急。
2、观察ppt3,理解并学习童谣第二句二、二、二,二啥个二?二只小狗吹风凉。
3、观察ppt4,理解并学习童谣第三句三、三、三,三啥个三?三只小猪爬雪山。
4、观察ppt5,理解并学习童谣第四句四、四、四,四啥个四?四只老鼠偷吃油。
5、观察ppt6,理解并学习童谣第五句五、五、五,五啥个五?五只小鸭捉小鱼。”
三、完整念童谣,并介绍童谣的名字
1、教师五张图一一出示,引导幼儿回忆童谣。
2、教师指图,引导幼儿连起来完整念童谣3、师介绍童谣名字
四、问答表演
1、教师答,幼儿问
2、教师问,幼儿答
3、集体表演
五、结束,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家乡话的学习兴趣
认数字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绝对的抽象思维,而数字则是数学活动的基础。但数字活动大都千篇一律,缺乏趣味性,幼儿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把数字用一种情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就能为幼儿所接受,体验到数字的重要和有趣。教学中,我把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字以故事、游戏的方式融入这次“数字”教学,引导幼儿在真实的情境和实践过程中发现数字、学习数字。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能辨认数字,对认识数字感兴趣。
2、初步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
让幼儿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准备:
ppt课件、数字牌若干、幼儿自己的画、小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ppt,引出数字
1。出示空格子提问:“看看一共有几间房?”“是的,这里有10个颜色不同的房间”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师:“每间房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在躲猫猫,他们有的藏得很好,有的露出了小尾巴,请你们仔细观察,找一找,猜一猜,这些颜色不同的房间里分别藏着哪个数字宝宝?”
“你找到了哪个数字宝宝?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小结:宝贝们真棒,10个数字宝宝都找到了,他们准备去散步了,那小朋友能帮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吗?(请小朋友来试一试。)数字宝宝们排好了队,准备散步了。
(二)、数字宝宝去散步,理解这些数字宝宝在不同物体上所表示的意义。
1、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丰富幼儿对生活中数字的理解。
师:“他们走啊走啊,来到了公交车上,公交车头顶上的数字宝宝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他们搭上汽车继续出发,来到了温度计上,温度计上的数字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数字宝宝们离开闹钟,来到了蛋糕上,那蛋糕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呢?”
2、同伴分享自己的画师:“他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了哪里呢?走到了你们的画上,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的画,说说你们的数字宝宝走到了哪里?他们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们跟朋友分享分享。”
师:“我听到你们的数字宝宝到了好多的地方,谁想来跟大家分享分享,你的'数字宝宝到了哪里,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3、(看情况而定)教师展示ppt,近一步提升幼儿的经验。
教师小结:
原来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宝宝,当他们在门上,是门牌号的时候,能告诉我们家的具体位置;当他们在温度计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温度的高低;当他们出现在闹钟上的时候,能告诉我们时间。所以说数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是不一样的。
(三)、数字蹲游戏,萌发对数字的兴趣
1。讲解游戏规则,幼儿示范“数字蹲”游戏。
好了,数字宝宝继续出发,他们走啊走,来到了我们中二班,想不想跟它们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呢?萝卜蹲都玩过吧,今天我们和数字宝宝玩“数字蹲”。
两边的桌上有很多数字宝宝,待会儿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一个数字宝宝,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后,把它撕开,桃心尖朝下贴在身上,我们要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谁是游戏王。
2、开始游戏。
现在请小朋友去选择数字牌,记住自己是几号数字宝宝哦。(问问小朋友,“你是几号?”)从我开始,准备……
3、分小组自己玩。
(四)、活动延伸:
好了,宝贝儿们,今天我们的游戏先玩到这里,原来数字宝宝这么有趣,请你们回到家跟爸爸妈妈也分享一下生活中的数字宝宝吧,也可以跟爸爸妈妈玩一玩“数字蹲”的游戏哦。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写数字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