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 >工作计划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6篇

编写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关注,教案的灵活性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及时调整,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6篇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的起来,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的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中班的孩子处于语言的爆发期,对于汉字的认识处于积累期,但是对于枯燥的汉字认识仍很肤浅,不容易掌握。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尝试学说故事中的主要语句。

2、感知形状,了解晒被子的好处。

3、在游戏活动中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重点:学认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难点: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大图书一本,字卡:太阳、被子。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自制图片:1)、胖小猪、小花猫、小绵羊、小兔子、小松鼠;2)、太阳和被子宝宝;3)、精灵坏坏和它的城堡;4)、问题门15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手指操《五只猴子荡秋千》

2、出示被子宝宝图片:这是谁?

它有可能是谁的被子?

秋天来了,让我们看一看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它们和被子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3、出示大图书《香香的被子》,边看边讲解,并让孩子学说故事中的语句。

4、小朋友们,故事看完了,老师合上书,你们和老师一起回顾一下:故事中都有谁?根据幼儿回答,一一出示图片:它们的被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

胖小猪的被子是方形的,小花猫的被子是圆形的,小绵羊的被子是梯形的,小兔子被子梯形的。小松鼠的被子是什么样的?(自己的尾巴)边说边把图片贴在相应的小动物的下面。

二、认识汉字:太阳、被子。

1、出示太阳被子的图片:这是谁?这又是谁?小朋友都知道它们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是怎样写的吗?

2、出示字卡:引导幼儿大声读、轻声读、快快的读、慢慢的读。

3、刚刚,我们认识了字宝宝太阳和被子,小朋友们是不是有点累了,那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随着音乐放松一下我们的小手,好吗?

4、音乐律动《蜗牛与黄鹂鸟》。

三、游戏:智力大营救

1、小朋友们知道吗?在精灵王国里,有一个精灵叫坏坏。它把胖小猪它们抓到他的城堡里,胖小猪它们请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帮助它们,我们帮助它们吗?可是,精灵坏坏说了:“想救胖小猪它们可没有那么容易,你们得能通过通往我城堡路上的15关,只要你们读对了所有问号门里的字宝宝,我就放了它们,否则,我就把它们永远的关在我的城堡里!你们开始吧!

2、请遵守规则的幼儿(举手姿势最漂亮、小脚摆的最齐的、身体做得最直的。。。。。。)逐个上前打开门,大声的认读字宝宝,进行闯关营救。

3、 在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闯关成功,精灵坏坏放了胖小猪它们!

4、最后,小朋友们欢呼庆祝!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对于孩子来说汉字的认识和掌握是 枯燥乏味的,因此我将对字的认识设计到了《智力大营救》的游戏中 ,幼儿表现出超乎想象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并在自我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冲过15关,救出小动物后 ,小朋友们欢呼胜利,成功的喜悦萦绕在整个教室。

本节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由自主的认识并掌握了汉字太阳和被子,整个活动比较成功,动静交替,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积极的应答的环境,也充分的达到了孩子的语言在运用中得到发展的目的。

但是,个别幼儿表达能力差,在语言能力上还需加强培养。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并发现塑料吸管和毛巾摩擦后能吸起纸青蛙。

2.通过动手操作感受科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统计表。

物质准备:纸青蛙、毛巾、塑料吸管、自制池塘、荷叶、大统计表、小笑脸。

活动重点

发现塑料吸管和毛巾摩擦后能吸起纸青蛙的现象。

活动过程

1.以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一只手偶青蛙,提出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幼儿第一次操作:用吸管吸纸青蛙。

关键提问:

吸管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吗?

目的:引导幼儿第一次尝试用吸管吸纸青蛙。

2.幼儿进行猜想,并将自己的猜想贴到大统计表上。

(1)请幼儿猜一猜,小毛巾和吸管在一起,能不能帮助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2)幼儿进行猜想,并将自己的猜想用笑脸贴到大统计表上。

关键语:

觉得吸管和毛巾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请你把小笑脸贴到对勾下面的方格里。

觉得吸管和毛巾不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请你把小笑脸贴到叉子下面的方格里。

目的: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并将猜想用笑脸贴到大统计表上。

3.幼儿操作实验,尝试用吸管和毛巾摩擦吸起纸青蛙。

(1)幼儿自己尝试用吸管和毛巾吸纸青蛙。

关键语:请小朋友试一试,毛巾和吸管在一起能不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和毛巾摩擦来吸纸青蛙。

关键提问:

小毛巾和吸管玩“蹭一蹭”的游戏,吸管能不能帮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你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你用什么方法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

你是怎么做的?

(3)请幼儿把小笑脸贴到统计表上。

目的: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塑料吸管和毛巾摩擦能吸起纸青蛙。

4.梳理实验小结。

关键提问: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的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你是用什么方法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

教师梳理:用吸管和小毛巾蹭一蹭,吸管就能吸起纸青蛙,帮小青蛙跳到荷叶上。

目的: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塑料吸管与毛巾摩擦后能吸起纸青蛙。

实践活动案例

1.开始部分

(1)出示一只玩偶青蛙,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动物朋友,是谁呀?

幼儿:小青蛙。

教师:小青蛙平时生活在哪里呀?

幼儿:池塘里。

教师:小青蛙生活在池塘里,喜欢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教师:现在,小青蛙想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去做游戏,可是小青蛙太小了,跳不上来,我们来帮帮它好吗?

幼儿:好。

教师:小朋友那都有一根吸管,请小朋友想想能不能用吸管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吧。

(以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第一次尝试用吸管吸青蛙。这是第一层次,教师用激趣的语言激发幼儿,引导幼儿只用吸管一个材料尝试吸青蛙。)

(2)幼儿第一次操作:用吸管吸纸制小青蛙。

教师:吸管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吗?

幼儿:不能。

(教师运用提问,帮助幼儿明确第一次试验的'结果。)

2.幼儿进行猜想,并将自己的猜想贴到大统计表上

(1)回顾刚才实验的结果。

教师:请小朋友让吸管休息一下吧。小朋友刚才用吸管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幼儿:没有。

教师:现在又有一块小毛巾也来帮它了。请小朋友猜一猜,小毛巾和吸管在一起,能不能帮助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教师梳理第一次结果的同时,引出第二个材料:小毛巾。)

(2)幼儿进行猜想,并将自己的猜想用笑脸贴到大统计表上。

教师:觉得吸管和毛巾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请你把小笑脸贴到对勾下面的方格里。

教师:觉得吸管和毛巾不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请你把小笑脸贴到叉子下面的方格里。

3.幼儿操作

(1)幼儿自己尝试用吸管和毛巾吸纸质小青蛙。

教师:请小朋友试一试,毛巾和吸管在一起能不能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

(这是第二个层次,在不提示毛巾与吸管关系的情况下,请幼儿自己尝试毛巾和吸管怎样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

(2)教师引导幼儿用吸管和毛巾摩擦来吸小青蛙。

教师:小毛巾特别想和吸管玩“蹭一蹭”的游戏。咱们小朋友不是玩过蹭一蹭的游戏吗,让它们也来蹭一蹭吧。看看玩完蹭一蹭的游戏,小吸管能不能帮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这是第三层次,教师提示幼儿用毛巾和吸管蹭一蹭来吸纸青蛙。)

教师: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可不能用力杵它,要让吸管挨着小青蛙躺下,帮助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教师:小毛巾和吸管玩完蹭一蹭的游戏,吸管能不能帮小青蛙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

(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塑料吸管和毛巾摩擦后能吸起纸片。)

教师:你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幼儿:跳到荷叶上了。

教师:你用什么方法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

教师:你是怎么做的?

教师:啊,你是用吸管和小毛巾蹭一蹭把小青蛙吸上来,帮它跳到荷叶上的。

教师:现在,我应该把小笑脸贴在哪呢?

幼儿:贴在对勾的下面。

教师:请小朋友来贴上小笑脸吧。

(教师通过几个关键提问帮助幼儿思考、回顾实验的过程。)

4.梳理小结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也有一个池塘,可是小青蛙还没跳到荷叶上呢,我想请小朋友来帮帮卫老师。

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的小青蛙跳到荷叶上了吗?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帮助小青蛙跳到荷叶上的?

教师:你是怎么做的?我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帮我。

教师:用吸管和小毛巾蹭一蹭,吸管就能吸起纸青蛙,帮小青蛙跳到荷叶上。

教师:小青蛙今天特别高兴,谢谢小朋友们帮助它从池塘里跳到荷叶上。我们跟小青蛙说再见吧,下次再跟小青蛙一起做游戏。

(教师通过提问和请幼儿操作演示,帮助幼儿梳理、提炼经验,让幼儿发现塑料吸管和毛巾摩擦后能吸起纸片,总结实验现象。)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及多媒体课件了解雨的形成。

2.喜欢探究自然现象,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3.掌握正确的避雨方法,学会自我保护。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煤体,小实验的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听歌曲《大雨小雨》。

t: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孩子们仔细听,然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加动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讲雨的形成

听到了什么?(下雨)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下雨吗?(……s)小朋友说得到底对不对呢?听了《小水滴的旅行》这个故事,也许你就会明白了。

师讲述《小水滴的旅行》。

我是江河里的一颗小水滴,平时我和伙伴们生活在妈妈的怀抱中可开心了,太阳公公升起来了,火辣辣的,照得我们浑身暖洪洪的。不一会儿,我们的身子变轻了,慢慢地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向空中飞去,大家快乐地叫起来:“我们长翅膀啦!我们长翅膀啦!”原来,我们都变成水蒸气了。

我们飞呀,飞呀,越飞越高,天空中的温度越来越低,真冷啊,我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紧紧地抱在一起,越抱越紧,风爷爷带着我们在空中飘来飘去,人家都把我们叫做白云,温度更低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向我们涌来,云朵越积越厚,越积越重,白云都变成了乌云,满天的乌云,这时风爷爷更是“呼——”“呼——”刮起了冷风,我们冷得缩成了一团,变成了小水滴。于是我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从天上跳下来,地上的小朋友欢呼着“下雨了,下雨了!”

提问:故事听完了,你们知道雨是谁变的?(小水滴)

都有谁帮助了小水滴的呢?(……s)

小水滴先变成了什么?再变成什么?最后又变成了什么?

第二遍欣赏

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边听一边想小水滴共经过了几次变化,是谁帮助它的?(幼儿听故事)

提问:小水滴先变成了什么?是谁帮助它的?(……s)

再变成了什么?(……s)最后又变成什么?(……s)

三、小实验,幼儿观察

师操作器具,并讲解给幼儿听。

演示水 水蒸气 云 雨滴的过程。

四、结合多媒体,学习自我保护

提问:

1.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小结:淅淅沥沥的小雨让种子发芽,花儿开放,雨后的空气比较新鲜,人们会感觉特别地舒服。

2.突然传来了“雷声”,但夏天,有时会下很大的雷雨,如果雷雨过大就会引发洪水……

出示雷雨引发灾难的图片。

3.组织幼儿讨论雷雨时如何进行防护。(幼儿讨论)

小结:室内:要关紧窗户,拔掉所有的电器的插头。

室外:到最近的房子里去躲雨。

雷雨时不要打铁柄的伞,手里不拿铁做的东西。

雷声特别的猛,那我们千万别走动,赶紧停下来,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师生一起演示动作。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小朋友真棒!不仅知道了雨是怎么来的,还学会了雷雨时怎样保护自己,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

演示:在室内(活动室)我们该怎么做?

在室外,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自由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南宋朱熹也背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生动的课件能再现、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动态的画面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联想想象情感的活动。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运用多媒体贯穿了始终,使雨的形成,雨带来的灾难,雷雨时的保护。这一自然现象以生动画面展示给幼儿。科学课上离不开科学探索活动。我把雨形成的过程通过实验演示给幼儿看,并让他们用身体动作表演雨形成的过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活动的结尾创设小河、院外,室内等生活场景,让幼儿在情境中演练雷雨时如何保护自己,把活动推向**。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小猴子旅行历险记,体验其中幽默有趣的情节,知道要遵守公共规则,不做危害环境危险的事情。

2、通过提问和阅读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经历,感知调皮的小猴子转变的过程。

3、喜欢阅读小猴子旅行的图画故事,乐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1、《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

2、警示牌图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树、禁止入内、禁止进入木桶、禁止穿行。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指示牌与警示牌,回忆已有经验。

1、教师:大班上学期我们认识了公园里的两种牌子,一种是指示牌,一种是警示牌。指示牌和警示牌有什么区别呢?

2、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些新的警示牌,你认识他们吗?出示警示牌,幼儿认读。今天老师带来的故事里有七只猴子去旅行,看看他们在旅途中碰到的是什么样的警示牌,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二)通过看看、讲讲,理解故事内容。

1、认读题目:童话《七只猴子去旅行》。

2、出示ppt1—3,教师讲述后提问: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他们有没有按照警示牌的要求做?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遵守公共规则、破坏环境。)他们爬进大口袋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猜测后教师讲述ppt4。

3、出示ppt5,教师:我们一起来看怪兽会怎样对待他们。教师讲述,故事中出现一个好听的词语,出示:没精打采。什么是没精打采?用动作表示一下。七只小猴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好办法逃出去?出示ppt6,教师讲述,又出现一个好听的词语:干劲十足。什么是干劲十足,他和没精打采有什么关系?小猴们本来是没精打采的,为什么突然间干劲十足了呢?怪兽上当了吗?

4、出示ppt7,怪兽看到了什么警示牌?他会怎么做呢?出示ppt8、9,最后怪兽怎么样了?七只小猴终于战胜了怪兽!

5、出示ppt10,教师讲述后提问:这次小猴会怎么做呢?这个答案藏在我们的故事里,听完故事就知道了。这次小猴有没有按照警示牌做?表扬他们。

(三)交流阅读故事后的感受。

1、教师:读完故事,你们有没有觉得奇怪的地方?大树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谁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大木桶旁边的牌子又是谁放的?放在那里做什么?

2、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

3、你喜欢猴子吗,为什么?

(四)结束,延伸。

这个好听的故事在小朋友的书上也有,下课后我们去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关于葱的幼儿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小美

(1)介绍小美

(2)向小美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小美,说说喜欢小美吗?为什么?

(4)介绍小美自己会做的事。说说小美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小美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小钦

(1)观察小钦,说说对小钦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小钦。

(3)帮助小钦,说说怎样让小钦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小钦的卫生行动。

(5)说说小钦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葱的教案通用7篇

中班葱的教案优质5篇

中班葱的教案推荐8篇

认识葱的教案通用8篇

中班葱的教案精选7篇

葱的一家人教案8篇

关于馓子的幼儿园教案6篇

幼儿园关于夏天的教案6篇

幼儿园关于车的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关于车的教案推荐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573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